在山東省考面試中,綜合分析是逃不過的題型,而社會現象又是重中之重,2017年考察比例22.2%,2018年33.3%,2019年直接上升為38.9%,也就是說,三道題目中,基本能確定有一道關于社會現象。
考試特點
社會現象概念比較寬泛,要想有針對性備考,我們需要把握其特點,扼住其要害。我認為省考的社會現象有兩個主要特點。
1.考察領域集中??疾祛I域基本集中在政治領域,涉及的常常是干部的工作作風、隊伍建設等,社會領域居中,其他領域,例如經濟領域、生態(tài)建設較少。
2.能力要求較高。社會現象考察的是我們對熱點的關注,對問題的剖析能力,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。
作答技巧
時間短、難度大,還要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著實不易,好的開篇往往解決了一大半,所以我給考生三種破題方法,讓我們開篇即精彩。
例題:現在調查研究出現“盆景式調研”,大部分流于形式,一味的根據領導喜好進行,沒有實際意義,談談你的看法。
普通考生:現在調查研究出現“盆景式調研”,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,應該予以重視。
這樣的表述刻板、套路,缺少吸引人的地方,那么優(yōu)秀考生會怎么做呢?
1.解釋名詞說含義。
“盆景式調研”顧名思義就是少數領導干部在調研過程中,只走“規(guī)定路線”,沒有“自選動作”,大事小事“客隨主便”。走到、看到的是事先主人精心準備、認真包裝的“盆景”。聽到的也是提前“彩排”的好聽話。而真相就掩蓋在了“盆景”之下,這樣的調研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2.關鍵詞匯點本質。
“盆景式調研”流于形式,只圍繞領導喜好開展,其本質就是形式主義,性質相當惡劣。面對“盆景式調研”我們的態(tài)度應該很堅決,出現一起打擊一起,打擊一起就要起到警醒一片的作用。
3.名人名言提檔次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“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(fā)言權,更沒有決策權?!保哉{研工作不能有半點摻假,“盆景式調研”要不得。
考試趨勢
1.關注時政熱點。尤其是近半年至一年的社會現象,全面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,關注媒體對事件的報道與分析,能夠補充知識的短板。
2.關注政府工作。尤其是關于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、工作態(tài)度、工作能力引發(fā)的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,例如疫情期間出現的表格抗疫等問題。
